「蟯蛔之死」成語故事
蟯蟲和蛔蟲都是人體的寄生蟲,他們潛藏在人的身體里,大都寄生在人的腸胃里,日夜不停地吸吮血漿和脂肪,讓人得病,逐漸讓人致死。人一旦死去,蟯蟲和蛔蟲也就干枯而死,因此寄生蟲的生命不會長久...
成語“妄自尊大”的典故“妄自尊大”成語故事
出處《后漢書 馬援傳》(馬援),囚辭歸,謂囂曰:“子陽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釋義形容人狂妄地夸大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輕視別人。故事是馬援,字文淵,茂陵人。東漢初年,劉秀做了皇帝,稱光武帝。當時,政權雖已建立,但天下尚未統一...
“燕昭好馬”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燕昭王即位后為了強國急于招攬人才,郭隗以馬為喻,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買千里馬,三年后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于是不到一年就得到三匹千里馬。借此勸說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就會聞風而至...
「一飯之恩」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昏庸殘暴的晉靈公想殺掉勸諫的國相趙盾,就請趙盾喝酒,被趙盾衛士提弘明發覺就提前借故離開,晉靈公派衛士前去追剿,提弘明壯烈犧牲,突然一名武士靈轍出來為趙盾解圍,他就是幾年前被趙盾救下的餓漢,這次來報他的一飯之恩...
成語故事:「牝雞司晨」
商紂王進攻蘇國得到美女“妲己”,妲己看到螞蟻爬上銅火盆被燙死,就告訴商紂王,紂王命人做兩根銅柱,把犯人綁在銅柱上,用火燒熱銅柱叫“炮烙”。周武王姬發滅掉了商朝后感慨地說老母雞一旦打鳴,家境就要衰落了...
「釜中游魚」成語故事
張綱是東漢人,為人剛直不阿。 當時的大將軍梁冀貪贓枉法、殘害忠良,他的妹妹是皇太后和皇后,他的親信遍布朝廷,沒有人敢得罪他。 一次朝廷任命張綱和另外7人為監察史,別人都出外去巡查。張綱說:“豺狼當道,為什么要去查問狐貍呢?”他直...
「過河拆橋」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出處《元史 徹里帖木耳傳》治書侍御史普化消有王曰:“參政可謂過河拆橋者矣”。釋義比喻達到某種目的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故事元朝的大臣徹里帖木耳,處理公務精明干練,善于決斷。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職,正好逢上省城舉行科舉考試。他目睹了這場...
成語“隨心所欲”的典故“隨心所欲”成語故事
賈寶玉自從有了秦鐘作伴上學后,整天與秦鐘混在一起,他本是一個不安本分的人,現在更加隨心所欲了。賈政只當他上學,也不怎么管他。寶玉與秦鐘忘記了輩分,竟稱兄道弟起來,寶玉有時直接叫秦鐘的表字,秦鐘也習以為常...
與「避軍三舍」相似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許以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退避三舍。后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成語故事“老大無成”
薛寶釵的哥哥薛蟠是個地地道道的浪蕩公子,他不認真上學,終日斗雞走狗,到了成人之年,什么事也不會做,雖然繼承父業做皇商,可他不諳世事,被地方的商人把他的財產騙了精光,無奈之下,只好帶著母親和妹妹去投奔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