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急則抱佛腳”的故事
宋朝時期,王安石與客人閑談,偶然談到佛經,他感慨地說:“投老欲依僧”,表示想與和尚去做伴。旁人加上一句“急則抱佛腳”。王安石不悅,那人說古詩對諺語,如改成對聯則成為“老欲依僧,急來抱佛”,頭腳相對...
成語“價值連城”的故事
秦昭王得知趙惠王得到價值連城的和氏璧,想假裝以15座城池與他交換來騙取它。趙惠王派藺相如前去交易,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而不談城池交換事宜。藺相如設計騙回和氏璧,并派人連夜將它送回趙國,秦王氣得要殺死藺相如...
描寫「痛定思痛」的成語故事
宋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軍逼近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為解朝廷燃眉之急,文天祥毅然辭去右丞相的職務,以資政殿學士的身份前往元營談判,并伺機窺察軍情。到元營后,文天祥慷慨陳辭,痛斥了元軍南侵的罪行。元軍統帥伯顏被其才華折服,企圖勸...
成語故事“決勝千里”
劉邦當皇帝后在都城洛陽南宮擺酒宴,招待文武百官。他問百官他與項羽的區別,百官紛紛夸贊他大仁大義。劉邦說運籌帷幄與決勝千里不如張良,安撫百姓不如蕭何,率軍打仗不如韓信,但他能合理地使用他們三位俊杰,所以能得天下...
「一刀兩斷」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西漢初年,韓信被封為齊王之后,丞相蕭何擔心韓信兵權太大威脅劉家天下,就找樊噲共商計策。樊噲自鳴得意,連夸自己是如何斗敗項羽而保主公劉邦的,面對這淮陰一餓夫且手無縛雞之力的韓信,只須叫一兩個人就可以把他一刀兩斷...
「居無求安」成語故事的俄語翻譯
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受排擠后,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經歷衛、鄭、陳、晉等地碰壁后,在蔡國閑居,他們的生活十分拮據,經常是三月不知肉味,為此不得不用“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來教育弟子跟他過苦行僧的生活...
「號令如山」成語故事
南宋時期,岳飛勤學苦練,武藝方面可以左右開弓,百發百中,作戰布陣十分有智謀,他統率的軍隊更是號令如山,紀律嚴明,被百姓稱為“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敵軍聽到“岳家軍”三字聞風喪膽。他抗金有功,遭到秦檜父子的陷害...
成語「春風夏雨」的故事
春秋時期,梁國相國孟簡子因罪逃到齊國,齊國相國管仲親自出迎,他看到孟簡子只有三個隨從就詢問情況,聯想到他在齊國變法革新,得罪了不少人,他不能像春風吹拂每一個人,不能像夏雨滋潤每一個人,他的來日一定很窮困...
「必恭必敬」成語故事
周幽王姬宮涅是西周的最后一個國君,他昏庸暴虐,政治腐敗。 公元前779年,褒國進獻了一個姓姒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十分寵愛她。褒姒一向不愛笑,幽王用音樂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讓她笑。有人獻計點燃報警的烽火臺,召來各路諸侯兵馬,使他們上當,...
「貂裘換酒」成語故事
晉朝時期,“竹林七賢”的阮咸的兒子阮孚特別好酒,在做安東參軍時,整天在軍中飲酒作樂,醉眼朦朧,絲毫不把軍務放在心上,皇帝派他去作車騎將軍的長史,勸他少喝酒,他更是縱情狂飲,經常是爛醉如泥,有時甚至用他的金飾貂皮大衣去換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