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如喪考妣”
戰(zhàn)國時期,魯國人蒙丘向老師孟子請教舜做天子時,他的父親也面北朝見他,堯也率諸侯朝見他,這是否違背禮法?孟子說事實上堯是在年老后才將帝位讓給舜的,堯死時,老百姓如喪考妣,舜率百姓服喪三年,停止娛樂...
成語“先見之明”的典故“先見之明”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曹操手下的主簿楊修積極為曹植出謀劃策爭奪太子地位,使曹操感到憂慮,在曹植失敗后,曹操借故殺了楊修。曹操去見楊修的父親楊彪并問候他,楊彪說:“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曹操十分尷尬...
“伏龍鳳雛”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劉備向司馬徽請教指點時局,司馬徽向他推薦說,這里有伏龍、鳳雛都是識時務的俊杰。劉備急切問他們的名字,司馬徽告訴他伏龍就是南陽的諸葛亮,鳳雛就是龐統(tǒng)。劉備于是三顧茅廬請來諸葛亮,后來又得到龐統(tǒng)的輔助...
成語故事:「杯水車薪」
從前,有個樵夫砍柴回家,天氣炎熱,他推了滿滿的一車柴草來到一家茶館門前。在屋里剛坐下喝了一會茶,就聽見外面有人高喊:“不好了,救火啊!柴車著火了!”樵夫立即起身,端起茶杯就沖了出去。他把茶杯里的水向燃燒的柴車潑去。但絲毫不起作用,火越來...
成語“按兵不動”的故事
(趙國國君的先人)準備攻打衛(wèi)國,派史墨去衛(wèi)國了解情況。 史墨到衛(wèi)國后1年才回來,趙簡子生氣地說:為什么去這么久才回來? 史墨說:我對衛(wèi)國情況作了詳細了解,所以耽擱久了些。現(xiàn)在衛(wèi)國國君很開明,輔佐他的賢才又很多,國家治理得很好。攻打衛(wèi)...
“實事求是”成語故事
漢景帝時期,河間王劉德特別喜歡研究儒家的經(jīng)典著述,他讀儒學時總是根據(jù)實例求證真相。他從民間得到好書后,親自抄寫一份給原主,同時還贈以金銀。因此很多人慕名給他送書。長此以往,他的藏書比朝廷的存書還多...
關(guān)于“九關(guān)虎豹”的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時期,屈原被楚懷王流放。楚懷王死于秦人之手,他作《招魂》以示哀悼:楚王的魂魄快回來,不要上天庭去,上天庭要過九重門,每一重門都有虎豹把守,它們是兇狠吃人的東西,真是太危險了,你還是回來吧...
成語「西施捧心」的故事
春秋時期,越國美女西施身材苗條,唇紅齒白,十分漂亮,由于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時常用手捧心口皺眉頭,看起來十分嫵媚動人。鄰居丑女東施見了也學她那樣做,人們見了,覺得東施更加丑陋難看,紛紛避開她...
「斑駁陸離」的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時期,屈原懷才不遇,他多次向楚懷王提出很多建議沒有被采納,與那些貴族階級的政治主張存在很大的分歧。他在《離騷》中寫道:“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駁陸離其上下。吾令帝閽開關(guān)兮,倚閶闔而望予。”...
成語故事「兵無常勢」形容什么意思
春秋時期,孫武把自己的用兵方法寫成一部書《孫子兵法》,他的名言為“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