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慮一失」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齊國相國晏嬰為人正直為官清廉,生活非常儉樸。齊景公手下人親眼目睹晏嬰的貧困生活,就向齊景公匯報。齊景公派人送去千金給他接待賓客用。晏嬰百般推辭不受說“圣人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成語故事:妙處不傳
晉朝時期,太傅司馬道子問車騎將軍謝玄說:“惠施的書有五車之多,為什么沒有一句話可以進入玄理?”謝玄回答說:“原因應(yīng)是他的精妙的地方?jīng)]有傳下來。”...
描寫「魚沉雁落」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越國傾國傾城的美女西施在故鄉(xiāng)溪邊浣紗時,溪中游動的魚兒見了她都羞愧得沉入水底,不敢浮出水面。漢元帝時絕色美女王昭君在她出塞嫁給匈奴王時,天空飛過的大雁驚訝她的美麗,忘了飛行跌落到樹林里...
與「口尚乳臭」相似的成語故事
楚漢相爭時期,劉邦因西魏王魏豹要背叛就準(zhǔn)備出兵討伐。他詢問酈食其魏豹的將領(lǐng)情況。酈食其說魏豹的大將是柏直,劉邦認(rèn)為柏直是口尚乳臭,就派韓信、灌嬰、曹參率軍前去攻打魏豹,并獲得大勝,活捉了魏豹...
比喻“水中撈月”的成語故事
孫悟空想超脫生死輪回,便穿大洲、過大洋到處去尋找。最后拜在菩提祖師門下,每日和師兄弟們學(xué)經(jīng)論道,掃地鋤園,不覺過了六、七年。 一日,祖師問悟空:“你想學(xué)什么?”悟空說:“但憑尊祖教誨。” 祖師問:“教你請仙扶鸞、趨吉避兇,如何?...
「七情六欲」成語故事
七情按《禮記》的觀點指喜、怒、哀、懼、愛、惡、欲;而按佛教的說法則是喜、怒、憂、懼、愛、憎、欲。六欲按《呂氏春秋》指由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佛教認(rèn)為是色欲、形貌欲、威儀姿態(tài)欲、言語聲音欲、細(xì)滑欲、人想欲...
成語故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三國時期,蜀主劉備死后,昏庸無能的阿斗繼位,他只知享樂,把國內(nèi)的軍政大權(quán)交給諸葛亮處理。諸葛亮一面聯(lián)吳伐魏,南征孟獲,積極準(zhǔn)備兩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給阿斗寫《后出師表》表示自己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描寫「萬全之策」的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曹操和袁紹在官渡進行激戰(zhàn),袁紹派人去尋求劉表的支持。劉表與部將韓嵩、劉先商量。他們紛紛表示要支持曹操,認(rèn)為袁紹沒有實力。目前采取坐山觀虎斗的策略,靜觀形勢的發(fā)展。韓嵩則認(rèn)為歸附曹操可以榮華富貴,是一個萬全之策...
比喻“興丞相嘆”的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時期,楚國上蔡人李斯年輕時擔(dān)任一個郡吏,看到官房茅廁有老鼠在偷食糞便,看到人來了,趕緊逃命。后來他到倉庫查訪,看到倉庫中的老鼠吃著官糧,看到人也不害怕。于是大發(fā)感慨:“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秦瓊賣馬」相關(guān)的成語故事
濟南府的秦瓊因公事到潞州辦差耽誤了幾天,身邊的銀子全部花盡,被逼無奈只好把自己的馬牽到馬市去賣,恰好遇上一個老頭引見二賢莊主單雄信,單雄信十分仰慕秦瓊但不認(rèn)識他,秦瓊也不挑明,賣完馬趕緊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