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的成語「鄉(xiāng)曲之情」
成語“鄉(xiāng)曲之情”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xiāng qū zhī qíng成語簡拼:XQZQ
成語注音:ㄒ一ㄤ ㄑㄨ ㄓ ㄑ一ㄥ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唐·牛肅《吳保安》:“側(cè)聞吾子急人之憂,不遺鄉(xiāng)曲之情,忽垂特達之眷,使保安得執(zhí)鞭弭,以奉周施。”摘自gyjslw.com
成語解釋:鄉(xiāng)曲:鄉(xiāng)里。同鄉(xiāng)的情誼
成語用法:鄉(xiāng)曲之情作賓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鄉(xiāng)曲之情”的擴展資料
1. 什么之情成語【曖昧之情】行為不光明,內(nèi)有不可告人的隱情。也指男女互相愛悅可能的私事。
【哀戚之情】戚:悲哀。喪親后的悲痛心情。
【楚囊之情】指愛國之情。
【兒女之情】特指男女之間纏綿的戀情。
【反哺之情】比喻子女長大奉養(yǎng)父母,報答恩情。
【骨肉之情】情:感情,情誼。像骨頭和肉那樣親密的的情誼。指親人間的深厚感情。
【故人之情】故人:老朋友。老朋友之間的感情。
【懷土之情】懷:懷念;土:故土,家鄉(xiāng)。懷念故鄉(xiāng)的情感。
【懷鄉(xiāng)之情】懷:懷念;鄉(xiāng):故土,家鄉(xiāng)。懷念故鄉(xiāng)的情感。
【葭莩之情】葭莩:葦桿里的薄膜。指親戚間的感情。
【泣荊之情】比喻人留戀舊物,緬懷往事。
【思古之情】思:想念;古往昔;情:情感。懷念往昔的一種情感。
【式好之情】式:古代發(fā)語詞;好:指兄弟和睦。兄弟和睦友好的情誼。
【首丘之情】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xiāng)。
【手足之情】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烏鳥之情】古時傳說,烏鴉有反哺之情。因以比喻奉養(yǎng)長輩的孝心。
【萬物之情】所有事物的情狀。
【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渭陽之情】渭陽:渭水的北邊。傳說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晉,直到渭水之北。指甥舅間的情誼。
【鄉(xiāng)曲之情】鄉(xiāng)曲:鄉(xiāng)里。同鄉(xiāng)的情誼。
【魚水之情】祥見:曖昧之情
【雁序之情】雁序:指雁飛時有序的行列,引申為兄弟。比喻兄弟之情。
【佇結(jié)之情】佇:長久地站著;結(jié):企望之情郁積。指極為深沉的思念之情。
【置水之情】表示人民對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摘自gyjslw.com
2. 《添字采桑子》與《長相思》在表達上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是什么勾起了鄉(xiāng)愁,一個是什么動了思鄉(xiāng)之情
確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是“點滴霖霪”勾起了鄉(xiāng)愁,一個是“風(fēng)一更,雪一更”動了思鄉(xiāng)之情。摘自gyjslw.com
3.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是怎樣抒發(fā)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的'請簡要分析
這是一個湖北人,第一眼就看得出,襄水楚云對,遠隔天際,遙望故鄉(xiāng),對仗工整,客中直點題,孤帆極有代表意義,想象一片孤帆,大江之上,須臾遠隔千里,自然鄉(xiāng)淚難收了。摘自gyjslw.com
4. 《添字采桑子》與《長相思》在表達上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是什么勾起了鄉(xiāng)愁,一個是什么動了思鄉(xiāng)之情
確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是“點滴霖霪”勾起了鄉(xiāng)愁,一個是“風(fēng)一更,雪一更”動了思鄉(xiāng)之情。摘自gyjslw.com
5. 什么之情成語
【曖昧之情】行為不光明,內(nèi)有不可告人的隱情。也指男女互相愛悅可能的私事。
【哀戚之情】戚:悲哀。喪親后的悲痛心情。
【楚囊之情】指愛國之情。
【兒女之情】特指男女之間纏綿的戀情。
【反哺之情】比喻子女長大奉養(yǎng)父母,報答恩情。
【骨肉之情】情:感情,情誼。像骨頭和肉那樣親密的的情誼。指親人間的深厚感情。
【故人之情】故人:老朋友。老朋友之間的感情。
【懷土之情】懷:懷念;土:故土,家鄉(xiāng)。懷念故鄉(xiāng)的情感。
【懷鄉(xiāng)之情】懷:懷念;鄉(xiāng):故土,家鄉(xiāng)。懷念故鄉(xiāng)的情感。
【葭莩之情】葭莩:葦桿里的薄膜。指親戚間的感情。
【泣荊之情】比喻人留戀舊物,緬懷往事。
【思古之情】思:想念;古往昔;情:情感。懷念往昔的一種情感。
【式好之情】式:古代發(fā)語詞;好:指兄弟和睦。兄弟和睦友好的情誼。
【首丘之情】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xiāng)。
【手足之情】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烏鳥之情】古時傳說,烏鴉有反哺之情。因以比喻奉養(yǎng)長輩的孝心。
【萬物之情】所有事物的情狀。
【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渭陽之情】渭陽:渭水的北邊。傳說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晉,直到渭水之北。指甥舅間的情誼。
【鄉(xiāng)曲之情】鄉(xiāng)曲:鄉(xiāng)里。同鄉(xiāng)的情誼。
【魚水之情】祥見:曖昧之情
【雁序之情】雁序:指雁飛時有序的行列,引申為兄弟。比喻兄弟之情。
【佇結(jié)之情】佇:長久地站著;結(jié):企望之情郁積。指極為深沉的思念之情。
【置水之情】表示人民對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摘自gyjslw.com
6. 什么之情的成語
【懷土之情】懷:懷念;土:故土,家鄉(xiāng)。懷念故鄉(xiāng)的情感。【懷鄉(xiāng)之情】懷:懷念;鄉(xiāng):故土,家鄉(xiāng)。懷念故鄉(xiāng)的情感。【葭莩之情】葭莩:葦桿里的薄膜。指親戚間的感情。【泣荊之情】比喻人留戀舊物,緬懷往事。摘自gyjslw.com
7. 后面帶有之情的成語?
曖昧之情 行為不光明,內(nèi)有不可告人的隱情。也指男女互相愛悅可能的私事。 反哺之情 比喻子女長大奉養(yǎng)父母,報答恩情。 懷土之情 懷:懷念;土:故土,家鄉(xiāng)。懷念故鄉(xiāng)的情感。 首丘之情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xiāng)。 手足之情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望云之情 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置水之情 表示人民對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楚囊之情 指愛國之情。 兒女之情 特指男女之間纏綿的戀情。同“兒女私情”。 渭陽之情 渭陽:渭水的北邊。傳說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晉,直到渭水之北。指甥舅間的情誼。摘自gyjslw.com
8. 歌詞有愛悠悠恨悠愛字寫滿胸口唱一曲思鄉(xiāng)愁
還要等多久
張曉明
往事難收 又上心頭
那年一場邂逅
留一地相思愁
歲月依舊 心為你守
愛字寫滿胸口
纏一枚鴛鴦扣
思悠悠 盼也悠悠
多想牽住你的雙手
紅塵路上一起走
愛悠悠 情也悠悠
你還要讓我等多久
才會相伴共白首
往事難收 又上心頭
那年一場邂逅
留一地相思愁
歲月依舊 心為你守
愛字寫滿胸口
纏一枚鴛鴦扣
思悠悠 盼也悠悠
多想牽住你的雙手
紅塵路上一起走
愛悠悠 情也悠悠
你還要讓我等多久
才會相伴共白首
思悠悠 盼也悠悠
多想牽住你的雙手
紅塵路上一起走
愛悠悠 情也悠悠
你還要讓我等多久
才會相伴共白首
才會相伴共白 首摘自gyjslw.com
9. 思鄉(xiāng)曲的樂曲欣賞
《思鄉(xiāng)曲》衷情于一場作曲家所熟悉的內(nèi)蒙沃土。原是“馬思聰1937年所作《綏遠組曲》(現(xiàn)稱《內(nèi)蒙組曲》)中的第二首。慢板,以如歌似訴的旋律表現(xiàn)出遠離家鄉(xiāng)的人們對故鄉(xiāng)所懷的思念之情。樂曲的主題直接采用內(nèi)蒙民歌《城墻上跑馬》的旋律,由四個短小、均等的樂句組成,每一樂句都呈波浪型線條而遞次下降,加之商調(diào)式柔和的色彩,使旋律具有懷念和憂傷的情調(diào)。樂曲在使用傳統(tǒng)的再現(xiàn)三部曲式的同時,運用了民間創(chuàng)作中最常用的變奏手法,體現(xiàn)出具有三部曲式與變奏曲式混合的結(jié)構(gòu)原則。樂曲中的三次變奏,一方面不斷賦于主題新的形象,另一方面又情感遞次高漲的作用。第一、二變奏,分別從調(diào)式、節(jié)奏和音域等方面揭示了主題所含的因素。第三變奏是樂曲的高潮,除了將原商調(diào)式的主題改變?yōu)閷m調(diào)式以外,在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旋律密度、調(diào)性、速度等方面都進行了較大的變化,使音樂具有活潑明朗的氣息。主題的再使用了音區(qū)的調(diào)動,明亮的高音區(qū),既表現(xiàn)出小提琴的豐富音色,又使情感的表達更加細膩。最后,樂曲以簡短的結(jié)尾結(jié)束。使人回味無窮的是,樂曲最后落在羽調(diào)式的和弦上造成期待感,使思念之情久久回蕩著······摘自gyjslw.com
10. 描寫思鄉(xiāng)的歌曲,古詩,宋詞,文章.麻煩大蝦了
《詩經(jīng)?東山》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我東曰歸,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燭,烝斷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果嬴之實,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戶。町種鹿場,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我徂東山,慆叨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鸛鳴于垤,婦嘆于室。
灑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倉庚于飛,熠耀其羽。
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jié)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悲憤歌 東漢 劉細君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氈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憂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xiāng)。
《悲憤詩》蔡琰
漢季失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海內(nèi)興義師,欲共討不祥。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zé)o孑遺,尸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長驅(qū)西入關(guān),迥路險且阻。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 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幾微間,輒言弊降虜。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豈敢惜性命,不堪其詈罵。或便加棰杖,毒痛參并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處所多霜雪,胡風(fēng)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迎問其消息,輒復(fù)非鄉(xiāng)里。邂逅徼時愿,骨肉來迎己。己得自解免,當復(fù)棄兒子。天綴人心,念別無會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fù)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nèi),恍惚生狂癡。號泣手撫摩,當發(fā)復(fù)回疑。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zhuǎn)轍。觀者皆噓唏,行路亦嗚咽。
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悠悠三千里,何時復(fù)交會。念我出腹子,胸臆為摧敗。既至家人盡,又復(fù)無中外。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 煢煢對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為復(fù)強視息,雖生何聊賴。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勵。流離成鄙賤,常恐復(fù)捐廢。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十五從軍征 唐 賀知章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
七哀.其二 王粲 漢魏
荊蠻非吾鄉(xiāng),何為久滯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吾心。山岡有余映,巖阿增重陰。狐貍馳赴穴,飛鳥翔故林。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迅風(fēng)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絲桐感人情,為我發(fā)悲音。羈旅無終極,憂思壯難任。
重別周尚書 庾信 南北朝
陽關(guān)萬里路,不見一人歸,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
人日思歸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渭水思秦川》 岑參
渭水東流去,何時到澭州,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
《雜詩》沈佺期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登逍遙樓》宋之問
逍遙樓上望鄉(xiāng)關(guān),綠水泓澄云霧間,北去衡陽二千里,無因雁足系書還。
《渭上思歸》孟郊
獨訪千里信,回臨千里河。家在吳楚鄉(xiāng),淚寄柀δ喜ā?br>
吐蕃別館月夜 呂溫
三五窮荒月,還應(yīng)照北堂。回身向暗臥,不忍見圓光。
宿云夢館 歐陽修
北雁來時歲欲昏,私書歸夢杳難分。井桐葉落池荷盡,一夜西窗雨不聞。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贈吳之山》王間
城拆聲聲夜未央,江云初散水風(fēng)涼;看君已做無家客,猶是逢人說故鄉(xiāng)。
《客中夜生》袁凱
落葉蕭蕭江水長,故園歸路更茫茫。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江行 金城
十年足跡渾無定,莫更逢人問故鄉(xiāng)。
別老母 黃景仁
搴幃別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fēng)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但見沙場死,誰憐塞上孤。陳子昂《感遇其三》
羌胡無盡日,征戰(zhàn)幾時歸。高適《薊門五首》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李白《子夜吳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別離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王昌齡《從軍行》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李益《受降城聞笛》
故國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岑參《逢入京使》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二十解書劍,西游長安城。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高適《別韋參軍》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八月更漏長,愁人起常早。閉門寂無事,滿院生秋草。昨宵西窗夢,夢入荊南道。遠客歸去來,在家貧亦好。戎昱《長安秋夕》
秋中帝里經(jīng)旬雨,晴后蟬聲更不聞。牢落閑庭新病起,故鄉(xiāng)南去雁成群。孟郊《秋夜長安病后作》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下憶舍弟》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歸。經(jīng)難人空老,逢春雁歸飛。東西兄弟遠,存沒友朋稀。獨立還垂淚,天南一布衣。杜甫《春江夕望》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聞?wù)琛R幌Ω邩窃拢f里故園心。白居易《江樓聞?wù)琛?br>問春從此去,幾日到秦原?憑寄還鄉(xiāng)夢,殷勤入故園。柳宗元《零陵早春》
旅情偏在夜,鄉(xiāng)思豈惟秋?每羨朝宗水,門前盡日流。劉禹錫《南中書來》
夢覺燈生暈,宵殘雨送涼。如何連曉語,只是說故鄉(xiāng)。韓愈《宿龍宮灘》
朝結(jié)故鄉(xiāng)念,暮作空堂寢。夢別淚亦流,啼痕暗橫枕。元稹《遣病十首》其十
郁郁何郁郁,長安遠如日,終日念鄉(xiāng)關(guān),燕來鴻復(fù)還”劉禹錫《謫居悼往二首》其二
“其奈山猿江上叫,故鄉(xiāng)無此斷腸聲。” 白居易《答春》
“倦聞子規(guī)朝暮聲,不意忽有黃鸝鳴。一聲夢斷楚江曲,滿眼故園春意生。”柳宗元《聞黃鸝》
“潘岳歲寒思,屈平憔悴顏。殷情望歸路,無雨即登山。”劉禹錫《謫居悼往二首》其二
“楚野花多思,南禽聲例哀,殷勤最高頂,閑卻望鄉(xiāng)來。”劉禹錫《題標隱寺》
“高臺不可望,望遠使人愁”沈約《臨高臺》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歸。經(jīng)難人空老,逢春雁歸飛。東西兄弟遠,存沒友朋稀。獨立還垂淚,天南一布衣。盧綸《春江夕望》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思念故鄉(xiāng),郁郁累累。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zhuǎn)。〔漢〕樂府詩《悲歌》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唐高適《除夜作》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唐〕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xiāng)。《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戴叔倫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渡桑乾》〔唐〕劉皂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秋思》〔唐〕張籍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歸家》〔唐〕杜牧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鄉(xiāng)思》[宋]李覯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摘自gyjslw.com
11. 鄉(xiāng)曲的詳細解釋
1. 古代居民組織的基層單位。
①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官一》:“制卒以州閭,授正以鄉(xiāng)曲。”
②《莊子·胠篋》:“闔四竟之內(nèi),所以立宗廟社稷,治邑、屋、州、閭、鄉(xiāng)曲者,曷嘗不法圣人哉?”
③明·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jié)寰袁公(袁可立)神道碑》:“吳俗諸猾少季,株累細民脅,令長對簿,往往陷人眢井,以恫疑鄉(xiāng)曲,民益凋敝。”
④王先謙集解引《司馬法》:“五州為鄉(xiāng)。”又引 鄭玄 曰:“二千五百家為州,萬二千五百家為鄉(xiāng)。”
2. 家鄉(xiāng),故里。
①《戰(zhàn)國策·秦策一》:“賣仆妾售乎閭巷者,良仆妾也;出婦嫁鄉(xiāng)曲者,良婦也。”
②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仆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xiāng)曲之譽。”
③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 強 嘗丞 溧陽 ,名與鄉(xiāng)曲俱失之。”
④ 梁啟超 《保教非所以尊孔論》:“ 中國 人之入耶教者,亦有兩種類:一曰真信教者,二曰利用外國教士以抗官吏武斷鄉(xiāng)曲者。”
3. 鄉(xiāng)親;同鄉(xiāng)。指人。
①《三國志·吳志·孫靜傳》:“ 堅 始舉事, 靜糾合鄉(xiāng)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為保障。”
②唐 盧照鄰 《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鄉(xiāng)曲爭持錢帛,競施珍寶。”
③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家禮二》:“與其得直於有司,不如兩平於鄉(xiāng)曲之為愈也。”
④金王若虛《李仲和墓碣銘》:“然性介少諧合,素不為鄉(xiāng)曲所重。”
4. 謂居里或籍貫相同。
①《太平廣記》卷一六六引 唐 牛肅 《紀聞·吳保安》:“側(cè)聞吾子之急人之憂,不遺鄉(xiāng)曲之情。”
②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三:“ 常名立 , 汝陰 人,與家中有鄉(xiāng)曲之舊。”
③《警世通言·范鰍兒雙鏡重圓》:“ 韓元帥 部下將士都是北人,語言相合,豈無鄉(xiāng)曲之情。”
5. 偏僻的村野。
①《荀子·非相》:“今世俗之亂君,鄉(xiāng)曲之儇子,莫不美麗姚冶。”
②《北齊書·文襄帝紀》:“仆鄉(xiāng)曲布衣,本乖藝用,出身為國,綿歷二紀。”
③清錢泳 《履園叢話·惡俗·出會》:“城市之民,俱有其業(yè);鄉(xiāng)曲之民,各有其事。”
④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十篇:“所舉佳篇,復(fù)多鄙倍,如鄉(xiāng)曲學(xué)究之為。”
6. 指村野鄙陋之人。
①唐 李端 《贈道士》詩:“懶說歲年齊 絳老 ,甘為鄉(xiāng)曲號 涪翁 。”
②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誠以蒭蕘之言,雖出自鄉(xiāng)曲,而聽一言之是非,可覘政治之得失。”
③ 章炳麟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若其自尊鄉(xiāng)曲,以一己所聞知為最普通者……實乃與里巷嗇夫同其傖陋。”摘自gyjslw.com
12. 描寫思鄉(xiāng)的歌曲,古詩,宋詞,文章.麻煩大蝦了
《詩經(jīng)?東山》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我東曰歸,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燭,烝斷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果嬴之實,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戶。町種鹿場,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我徂東山,慆叨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鸛鳴于垤,婦嘆于室。
灑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蒙。倉庚于飛,熠耀其羽。
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jié)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悲憤歌 東漢 劉細君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氈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憂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xiāng)。
《悲憤詩》蔡琰
漢季失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海內(nèi)興義師,欲共討不祥。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zé)o孑遺,尸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長驅(qū)西入關(guān),迥路險且阻。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 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幾微間,輒言弊降虜。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豈敢惜性命,不堪其詈罵。或便加棰杖,毒痛參并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處所多霜雪,胡風(fēng)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迎問其消息,輒復(fù)非鄉(xiāng)里。邂逅徼時愿,骨肉來迎己。己得自解免,當復(fù)棄兒子。天綴人心,念別無會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fù)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nèi),恍惚生狂癡。號泣手撫摩,當發(fā)復(fù)回疑。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zhuǎn)轍。觀者皆噓唏,行路亦嗚咽。
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悠悠三千里,何時復(fù)交會。念我出腹子,胸臆為摧敗。既至家人盡,又復(fù)無中外。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 煢煢對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為復(fù)強視息,雖生何聊賴。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勵。流離成鄙賤,常恐復(fù)捐廢。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十五從軍征 唐 賀知章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
七哀.其二 王粲 漢魏
荊蠻非吾鄉(xiāng),何為久滯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吾心。山岡有余映,巖阿增重陰。狐貍馳赴穴,飛鳥翔故林。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迅風(fēng)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絲桐感人情,為我發(fā)悲音。羈旅無終極,憂思壯難任。
重別周尚書 庾信 南北朝
陽關(guān)萬里路,不見一人歸,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
人日思歸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渭水思秦川》 岑參
渭水東流去,何時到澭州,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
《雜詩》沈佺期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登逍遙樓》宋之問
逍遙樓上望鄉(xiāng)關(guān),綠水泓澄云霧間,北去衡陽二千里,無因雁足系書還。
《渭上思歸》孟郊
獨訪千里信,回臨千里河。家在吳楚鄉(xiāng),淚寄柀δ喜ā?br>
吐蕃別館月夜 呂溫
三五窮荒月,還應(yīng)照北堂。回身向暗臥,不忍見圓光。
宿云夢館 歐陽修
北雁來時歲欲昏,私書歸夢杳難分。井桐葉落池荷盡,一夜西窗雨不聞。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贈吳之山》王間
城拆聲聲夜未央,江云初散水風(fēng)涼;看君已做無家客,猶是逢人說故鄉(xiāng)。
《客中夜生》袁凱
落葉蕭蕭江水長,故園歸路更茫茫。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江行 金城
十年足跡渾無定,莫更逢人問故鄉(xiāng)。
別老母 黃景仁
搴幃別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fēng)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但見沙場死,誰憐塞上孤。陳子昂《感遇其三》
羌胡無盡日,征戰(zhàn)幾時歸。高適《薊門五首》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李白《子夜吳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別離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王昌齡《從軍行》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李益《受降城聞笛》
故國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岑參《逢入京使》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二十解書劍,西游長安城。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高適《別韋參軍》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八月更漏長,愁人起常早。閉門寂無事,滿院生秋草。昨宵西窗夢,夢入荊南道。遠客歸去來,在家貧亦好。戎昱《長安秋夕》
秋中帝里經(jīng)旬雨,晴后蟬聲更不聞。牢落閑庭新病起,故鄉(xiāng)南去雁成群。孟郊《秋夜長安病后作》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下憶舍弟》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歸。經(jīng)難人空老,逢春雁歸飛。東西兄弟遠,存沒友朋稀。獨立還垂淚,天南一布衣。杜甫《春江夕望》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聞?wù)琛R幌Ω邩窃拢f里故園心。白居易《江樓聞?wù)琛?br>問春從此去,幾日到秦原?憑寄還鄉(xiāng)夢,殷勤入故園。柳宗元《零陵早春》
旅情偏在夜,鄉(xiāng)思豈惟秋?每羨朝宗水,門前盡日流。劉禹錫《南中書來》
夢覺燈生暈,宵殘雨送涼。如何連曉語,只是說故鄉(xiāng)。韓愈《宿龍宮灘》
朝結(jié)故鄉(xiāng)念,暮作空堂寢。夢別淚亦流,啼痕暗橫枕。元稹《遣病十首》其十
郁郁何郁郁,長安遠如日,終日念鄉(xiāng)關(guān),燕來鴻復(fù)還”劉禹錫《謫居悼往二首》其二
“其奈山猿江上叫,故鄉(xiāng)無此斷腸聲。” 白居易《答春》
“倦聞子規(guī)朝暮聲,不意忽有黃鸝鳴。一聲夢斷楚江曲,滿眼故園春意生。”柳宗元《聞黃鸝》
“潘岳歲寒思,屈平憔悴顏。殷情望歸路,無雨即登山。”劉禹錫《謫居悼往二首》其二
“楚野花多思,南禽聲例哀,殷勤最高頂,閑卻望鄉(xiāng)來。”劉禹錫《題標隱寺》
“高臺不可望,望遠使人愁”沈約《臨高臺》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歸。經(jīng)難人空老,逢春雁歸飛。東西兄弟遠,存沒友朋稀。獨立還垂淚,天南一布衣。盧綸《春江夕望》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思念故鄉(xiāng),郁郁累累。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zhuǎn)。〔漢〕樂府詩《悲歌》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唐高適《除夜作》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唐〕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xiāng)。《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戴叔倫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渡桑乾》〔唐〕劉皂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秋思》〔唐〕張籍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歸家》〔唐〕杜牧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鄉(xiāng)思》[宋]李覯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摘自gyjslw.com
13. 思鄉(xiāng)曲的樂曲欣賞
《思鄉(xiāng)曲》衷情于一場作曲家所熟悉的內(nèi)蒙沃土。原是“馬思聰1937年所作《綏遠組曲》(現(xiàn)稱《內(nèi)蒙組曲》)中的第二首。慢板,以如歌似訴的旋律表現(xiàn)出遠離家鄉(xiāng)的人們對故鄉(xiāng)所懷的思念之情。樂曲的主題直接采用內(nèi)蒙民歌《城墻上跑馬》的旋律,由四個短小、均等的樂句組成,每一樂句都呈波浪型線條而遞次下降,加之商調(diào)式柔和的色彩,使旋律具有懷念和憂傷的情調(diào)。樂曲在使用傳統(tǒng)的再現(xiàn)三部曲式的同時,運用了民間創(chuàng)作中最常用的變奏手法,體現(xiàn)出具有三部曲式與變奏曲式混合的結(jié)構(gòu)原則。樂曲中的三次變奏,一方面不斷賦于主題新的形象,另一方面又情感遞次高漲的作用。第一、二變奏,分別從調(diào)式、節(jié)奏和音域等方面揭示了主題所含的因素。第三變奏是樂曲的高潮,除了將原商調(diào)式的主題改變?yōu)閷m調(diào)式以外,在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旋律密度、調(diào)性、速度等方面都進行了較大的變化,使音樂具有活潑明朗的氣息。主題的再使用了音區(qū)的調(diào)動,明亮的高音區(qū),既表現(xiàn)出小提琴的豐富音色,又使情感的表達更加細膩。最后,樂曲以簡短的結(jié)尾結(jié)束。使人回味無窮的是,樂曲最后落在羽調(diào)式的和弦上造成期待感,使思念之情久久回蕩著······摘自gyjslw.com
14. 求詳細解答: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
1.頷聯(lián)寓情于景。“河橋不相送”:與好友別離固已難堪,但作者又因病不能相送,寂寞感傷之外,又增添一種遺憾之情。“江樹遠含情”:想象送別情景:友人遠去了,唯江邊垂柳,臨風(fēng)依依,惜別之情,無窮無盡,運用擬人手法。形象而含蓄地寫出了自己與友人的深厚情誼。(意對即可) 2.一個“嗟”字,直貫篇末,渲染了一種悲涼沉重的氣氛。一寫惜別之情,因同知己離別而悵惘。二寫傷懷之情,為故人不得志而感傷。用孫楚、屈原的典故,借他們的身世遭遇喻友人仕途之坎坷,寄托了作者對友人的同情和惋惜。三寫對友人的撫慰與希冀,以龍泉劍終于被有識之士發(fā)現(xiàn),喻友人也終將脫穎而出,再得起用。于憤懣不平中寄托了對友人的深情撫慰與熱切期望。(意對即可)摘自gyjslw.com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wǎng)收集整理發(fā)布,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