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蠻觸之爭
“蠻觸之爭”的成語故事:
成語“蠻觸之爭”詞條資料:
成語簡拼:MCZZ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造句:清·王夫之《姜齋詩話》下卷:“蠻觸之爭,要于興、觀、群、怨,絲毫未有當也。”
成語用法:蠻觸之爭作賓語、定語;指非正義戰爭。
近義詞:蠻觸相爭、蠻爭觸斗
成語解釋:蠻:蠻氏;觸:觸氏。《莊子》中的在蝸牛兩角的兩個小國,因細小的緣故而引起的爭端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讀音:mán chù zhī zhēng
英文翻譯:a worthless death struggle over a trifling matter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注音:ㄇㄢˊ ㄔㄨˋ ㄓ ㄓㄥ
成語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則陽》:“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