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法自弊」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國進行一系列政治和經濟制度改革,太子駟觸犯新法被商鞅定罪。秦國逐漸富強起來。后來太子駟成為秦惠文王,他公報私仇要治商鞅罪過。商鞅出逃,沒人敢收留,沒想到商鞅作法自斃,被秦王所殺...
「百鍛千煉」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王武俊節制冀州,書生劉言史(人稱劉棗強)以他的詩才成為他的幕客。外出打獵時,王武俊一箭射中一對野鴨,劉言史頓時寫就一篇《射鴨歌》,人們認為他是繼李白、李賀以后的有名詩人,他的詩是“牢奇籠怪,百鍛為字,千煉成句”...
與「散馬休牛」相似的成語故事
商朝末年,商紂王荒淫無度,百姓怨聲載道。周武王率領大軍把商都包圍起來,商紂王登上鹿臺放火自殺。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京,讓士兵回家從事農業生產,把征用的牛馬全部退還,讓全國老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困而不學」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受排擠后,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經歷衛、鄭、陳、晉等地碰壁后,在蔡國閑居,孔子教育弟子:做君子要堅持學習,困而學之就會成為圣賢,困而不學那就沒希望了。重新振奮弟子們的士氣...
「萇弘碧血」的成語故事和用法
周朝時期,劉文公的大夫萇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氣。他因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權貴,蒙冤被周人殺害,傳說他在蜀地被殺時,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這些干血塊全都化為碧玉...
「孫康映雪」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晉代孫康因為家貧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他覺得非常可惜,白白地浪費光陰。一天外面下起了很大的雪,半夜夢醒,見一絲亮光從窗縫里鉆進來,原來是大雪映出來的,他起身對著亮光看起書來。經過他刻苦努力終于成為飽學之士...
成語故事「藏垢納污」形容什么意思
春秋時期,楚莊王因為使臣申舟在宋國被殺,就發兵攻打宋國。宋國派樂嬰齊到晉國求救,晉景公聽從大臣伯宗的藏垢納污的建議,坐視不救,縱容楚國攻打宋國。宋國只好靠自己的力量與楚國協商求和...
成語故事“名高難副”
東漢時期,隱士黃瓊不想應漢順帝的詔書出山為官,李固寫信勸他,不想為官就學巢父與許由隱居山林,不要學魯陽隱士樊英那樣名高難副,你要以事實證明你的才能。于是黃瓊應詔為議郎,政績突出,不久后升為尚書令、太尉...
描寫「唇齒相依」的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魏文帝想攻打吳國,御史中丞鮑勛面諫魏文帝說“王師屢征而未有所克者,蓋以吳蜀唇齒相依,憑阻山水,有難拔之勢故也?!蔽牡鄄坏豢紤]有益的意見,反而十分憤怒地貶他為治書執法官...
「傳神寫照」成語故事
晉朝時期,顧長康畫人像十分有名,有的畫了幾年不點上眼睛。有人問他原因,顧長康說:“四肢身體的美丑,本與神韻無關,要想人像畫得傳神,關鍵在于這眼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