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南柯一夢」的成語故事
隋末唐初的時候,有個叫淳于尊的人,家住在廣陵。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槐樹,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樹影婆婆,晚風習習,是一個乘涼的好地方。 淳于尊過生日的那天,親友都來祝壽,他一時高興.多貪了幾杯。夜晚,親友散盡,他一個人帶著幾分酒...
成語“不共戴天”的典故“不共戴天”成語故事
公元1138年,金國派使者要挾南宋皇帝遞降書順表,宋高宗、秦檜貪生怕死,準備降金。大臣胡銓寫《戊午上高宗封事》表示反對:“誓與秦檜等人不共戴天,希望斬下他的人頭懸掛城門示眾,然后誅殺金國使者。否則自己將蹈東海而死。”...
成語故事:「百萬買宅,千萬買鄰」
南朝時期,平固侯呂僧珍非常有學問,對人謙虛誠懇,很多人都愿意與他交往。 呂僧珍在位期間,公平對待屬下,不徇私情,秉公辦事。因公會客時,連他的兄弟也只能在外堂,不準進入客廳。他堂兄的兒子呂宏起先以販蔥為業,在呂僧珍就任以后,就放棄販蔥...
成語故事:「融融泄泄」
春秋時期,鄭武公死后由大兒子寤生繼位成鄭莊公,他聽信母后的要求將京城封給弟弟共叔段。段仗著母后的寵信想起兵造反。鄭莊公派兵鎮壓,他恨母后武姜說到黃泉才能相見,后悔話說得太絕,命人挖地道去見母后,兩人心頭都融融泄泄...
與「來處不易」相似的成語故事
朱柏廬是明末昆山人。他父親在抵御清軍時遇難,他扶著母親、帶著弟妹輾轉流離,極是辛苦。清朝統一天下后,他無心為官,在鄉里教授學生,潛心做學問,說“讀書志在圣賢”。 他的學識很淵博,但他更重視人的品德培養。他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
「解弦更張」的成語故事和用法
西漢初年,著名學者董仲舒受到漢武帝的器重,為了著書立說就辭官回家。漢武帝經常在國家大事難以決斷時就派人去聽取他的意見。有一次董仲舒說:“當更張而不更張,雖有良工不能善調整也”建議漢武帝實行政治改革...
成語“一成一旅”的典故“一成一旅”成語故事
春秋末期吳王夫差為給父親報仇,出兵攻打越國,一直攻打到會稽。越王勾踐無奈只好派大夫文種向吳王求和,夫差答應議和。但伍子胥堅決反對,說夏后相的遺腹子少康靠虞部擁有一成一旅,逐漸壯大,先后滅掉過國等,恢復了禹的霸業...
「精禽填海」的成語故事
神話傳說,上古時期炎帝最疼愛的小女兒女娃在東海游泳被水淹死,她的靈魂于是化成一只作精衛鳥,經常飛到西山去叼小石頭和小樹枝扔進東海,發誓要填平東海為自己報仇,她就這樣一直飛來飛去,但最終也沒有將東海填平...
「續鳧斷鶴」的成語故事
傳說古代有個愚蠢而善良的人看到郊外一群群野鴨子和白鶴在水里啄食嬉戲。他發現鶴腿長,野鴨的腳桿很短。他想這樣一起走路不路不方便,就把他們捉來,砍下鶴的一截腿桿接到野鴨的腳上,這樣他們都不能走路了...
比喻“五里霧中”的成語故事
漢朝時期,成都人張楷會道術,能在晴天造出方圓五里的云霧。云霧迷漫,特別壯觀。關西的裴優能造三里云霧。他變賣家產到成都去拜張楷學藝不成,就造霧行竊,被官府捉住。他立即誣陷是張楷教他的。官府則為了搶功把張楷投入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