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傾國」成語故事
漢朝中山李氏兄妹三人到京城長安發展,李延年進入皇宮樂府,他向漢武帝推薦他妹妹是絕世佳人,一見傾城,再顧傾國。漢武帝十分高興就召見李延年的妹妹并封她為夫人,生下昌邑王劉賀,漢武帝十分寵愛這個絕色夫人...
「車載斗量」相關的成語故事
三國時,蜀主劉備稱帝,出兵伐吳。吳主孫權派中大夫趙咨出使魏國,向魏文帝曹丕求援。 曹丕輕視東吳,接見趙咨時態度傲慢地問道:“吳王是什么樣的國君?吳國怕不怕我們魏國?” 趙咨聽了這種帶有侮辱性的問話,心中很氣憤。他作為吳國的使者,當然...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成語故事
明朝時期,宰相張居正起用名將戚繼光練兵對付倭寇的侵略,起用潘季馴治理黃河水災。少數民族地區發生叛亂,他認為是貪官與無賴所為,起義軍的力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令懲治貪官悍將,迅速平息了叛亂...
“哄堂大笑”成語故事
五代時期,馮道與和凝同在中書辦理事物。和凝見馮道穿新衣與新鞋,就問馮道的新鞋多少錢,馮道舉左腳說才900文。和凝馬上就訓斥下人,說他買鞋貪污他900文,馮道馬上舉右腳說這也是900文,于是大家哄堂大笑起來...
「竹頭木屑」成語故事
陶侃,字士行,東晉鄱陽人,后來遷居廬江潯陽,是晉末著名文學家陶淵明的曾祖父。由于他為西晉統治者“一貫盡忠”,從縣吏一直做到荊、江二州刺史,并掌管其他六州軍事,成為當時最有實力的人物。但他戎馬生涯四十余年,卻始終保持著勤儉節約的作風,還經...
成語“決勝千里”的典故“決勝千里”成語故事
劉邦當皇帝后在都城洛陽南宮擺酒宴,招待文武百官。他問百官他與項羽的區別,百官紛紛夸贊他大仁大義。劉邦說運籌帷幄與決勝千里不如張良,安撫百姓不如蕭何,率軍打仗不如韓信,但他能合理地使用他們三位俊杰,所以能得天下...
「余勇可賈」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春秋時期,齊國同時進攻魯國和衛國,晉國趁機進攻齊國,齊頃公派大將高固率軍抵抗,高固駕著一輛戰車攻入晉軍大營,活捉晉軍的一員大將,回營向齊頃公獻上戰俘后,就在戰車上拴一棵桑樹,駕著戰車對將士喊道還有余勇可以賣...
「生花妙筆」成語故事
唐代大詩人李白少年時曾經做過一個奇特的夢,他夢見自己使用的筆尖頭開出了鮮艷的花朵,一張張白紙自動飛到他眼前,他高興極了,就抓起妙筆飛快地寫了起來,落在紙上的卻是一朵朵盛開的鮮花,他的許多著名的詩篇流傳至今...
「民為邦本」的成語故事
夏朝時期,禹的孫子太康即位,他荒淫無度,百姓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獵,窮國君主羿趁機篡奪了夏國的政權。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中康起兵恢復了夏國...
成語“毛遂自薦”的典故“毛遂自薦”成語故事
春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后還缺一個...